永安堂“活起来” 传统文化促振兴-菠菜app

© 2019 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指导办公室


永安堂“活起来” 传统文化促振兴

作者:姜旺家 潘彬 来源:祁门县古溪乡 时间:2021-11-06

  近年来,祁门县古溪乡党委、政府为加强古祠堂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挖古祠堂文化新内涵,以加强保护为原则,弘扬发展为方向,推陈出新为方法,多角度、多方位打造“醉美”古溪、古韵黄龙,切实让古祠堂起到乡村振兴“助推器”的作用。

  黄龙村是一个典型以“大家族—小家庭”为社会结构,以宗亲文化为基础的传统古村落。走进永安堂,脚踩青石板,颇具古色古味,祠堂内右边粘贴着《族规十六条》和《汪氏家戒二十条》家法族规乡约,不越国法,乃伦理治世,余音延续至今而不绝,发挥着重要的农村治理作用;左边粘贴着《文溪黄龙口汪氏本始发脉简略图》和《汪氏始祖下派衍歌》“宗者,因姓也”,聚族而居,只因为有着同姓共祖的血脉渊源;“亲者,因姻也”,大族之间通婚联姻,便密织出亲亲的社会网络,使得宗亲社会关系更加牢固化。

  黄龙村村支书汪浩军自豪地介绍道:目前村内现存4幢祠堂,分别为永安堂、同善堂、中和堂、天合堂,其中永安堂是目前体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永安堂建于明代年间,坐西南朝东北,三进五开间式,中后天井,青石板地面,斗拱式斜撑。前进已修缮成新式建筑,中、后进仍保持原有风貌,寝堂二层、双重檐,体积较大。整体建筑通面阔16.6米,通进深43米,占地面积714平方米,祠堂内部雕刻惟妙惟肖,精美绝伦,尽显古徽州韵味。

  深入开展祠堂文化建设是古溪乡近年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村民文化素养,传承文化经典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黄龙村“敬老”“劝学”活动就是鲜活的例子。黄龙村“敬老”“劝学”活动源于南宋时期,历经800多年,后因多种原因导致中断,2019年开始,黄龙村重拾传统,在永安堂内恢复举办“敬老”“劝学”活动,旨在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明村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之风。

  据汪姓老者讲述:黄龙村内汪氏族谱至今仍收藏、管理族谱三大箱,收藏的族谱有:明隆庆时婺东湘公总修《汪氏统宗谱》一部,共计 13 册,现存 14 本;清乾隆时休西玑公总修《汪氏通宗世谱》一部,共计38 册;清光绪十八年修《文溪汪氏支谱》一部,共计 6 册,现存一本;民国三十五年修《文溪汪氏支谱》一部,共计 6 册。清乾隆时休西玑公总修《汪氏通宗世谱》比较完备的收录了汪氏的繁衍和派分,具备传统族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

  古云:“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亲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必须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优秀文化,促使村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村民凝聚力、向心力、感染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姜旺家 潘彬)

责任编辑: ahhs_zhuy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