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一喜百家帮”从简红白宴请-菠菜app

© 2019 黄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指导办公室


歙县:“一喜百家帮”从简红白宴请

来源: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时间:2020-12-09

  近年来,歙县各地大力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的社会新风尚。位于歙南地区的歙县杞梓里镇、三阳镇等地“一喜百家帮”的婚丧宴请模式深受欢迎,得到推广,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抑制了大操大办、攀比浪费之风,提升了乡风文明。

杞梓里镇苏村村民在方氏宗祠举办丧宴

  红白喜事是徽州地区极为重视的“大事”,往往环节仪式复杂、宴席讲究排场。位于皖浙交界的歙县杞梓里镇、三阳镇等地,交通便利、人口多且集中,按传统习俗,每年需要操办的红白喜事不少。每当村民家中办红白喜事,事主需要到各家各户借用碗筷、桌椅等物件,叫上众多亲友帮忙操办。

  2004年,歙县文物部门对三阳镇三阳村洪氏祠堂进行了修缮,村委会提议利用祠堂这个公共场所统一操办白事,村民积极响应,捐款置办了宴席所需的碗筷、桌椅等设施,之后,每有白事都在洪氏祠堂操办。2016年开始,在外经商务工的村民,每年在祠堂为70岁以上老人举办古稀宴,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近邻的杞梓里镇杞梓里村、苏村村于2013年通过“镇财政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村民筹集一点、事主累积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修缮老村部、老祠堂等闲置房屋,作为红白喜事服务场所,配齐设施设备,完善制度人员,推进了 “一喜百家帮”的好做法。

杞梓里镇苏村村民在方氏宗祠举办喜寿

  为规范红白喜事宴请事务,杞梓里村、苏村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书记、主任负责牵头组建,推选8至10名德高望重、热心奉献、协调力强的党员干部和乡贤人士组成红白理事会成员,从中推选1名乡贤担任理事长,负责日常工作安排。

  为规范流程,提高工作透明度。理事会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红白理事会制度》和《红白事标准流程》。明确理事会成员“一主动、三不准”的纪律要求。“一主动”即红白理事会安排专人主动登门帮助事主筹划安排具体事务,“三不准”即不准收受事主赠送的钱物,不准在事主家中大吃大喝,不准优亲厚友、对事主一视同仁。倡导“三带头一带动”的工作方式,即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发动村民积极响应。并明细了“红白事”登记申请、举办规模、宴席标准、设宴桌数等事项。

三阳镇竹铺村在祠堂举办首届古稀宴

  根据《红白事标准流程》,理事会分配各项职责任务,事主自己购买米、菜、佐料物资,村民主动到现场帮忙,宴席设定最高桌数为30桌,每桌餐标300元左右,婚丧喜事由原来的3天改为1天。丧事中亲友只需戴黑袖章或白帽,不搞泼汤路祭,减少炮竹燃烧和纸车、纸衣等殡葬用品的烧祭,减少空气污染,提倡鲜花祭拜等绿色方式。一切从简,不攀比、不浪费。

  据统计,三阳镇三阳村,2004在洪氏祠堂置办丧宴的只占丧事总数的20%,目前已占到98%左右,先后经办丧宴、古稀宴约370场。杞梓里镇杞梓里村自2013年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先后经办红白喜事286场,为村民节约支出近200万元。苏村还在方氏宗祠举办喜寿、笔会等活动宴请,定标定量、减少浪费。“一喜百家帮”的宴请模式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近几年,杞梓里镇齐武村,三阳镇竹铺村、叶村、岭脚村等地也开始逐步学习推广。

  “家中有人去世,本来就很忙了,以前还要准备宴席,现在统一在村祠堂里弄,不仅方便了村民,而且一切从简,减少了村民负担。”常在宴请中帮忙的三阳村村民潘永红表示。

  “红白喜事从简,是让人们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让村民更多地把对家人的关心、爱护放在平时。”杞梓里镇红白理事会负责人王良善如是说。

  歙县杞梓里镇、三阳镇等地充分利用老村部、老祠堂等闲置房屋作为红白喜事服务场所,组建红白理事会,倡导“一喜百家帮”,节俭办“大事”的好做法,让村民从讲排场、做攀比中巧妙脱身,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简化了繁文缛节,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新思想、新观念深入人心,大大推动了移风易俗,促进了乡风文明。(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责任编辑: 王振龙

"));
网站地图